据新华网报道,就在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通过这次对接,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受到了进一步考核和检验, 指挥中心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国家还计划在2015年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伟德国际victor1946的院训就是培养跨文化交流专业人才,促进不同文化间了解与合作。因此,高翻同学,无论是出自自身兴趣,还是由于专业需要,对于国内外的大事总是要特别敏感、关注。这次的对接也引发了大伙的积极讨论。笔者就有幸前往几个宿舍参与了同学的讨论。
在被问到为何对于这次对接抱有如此浓厚兴趣时,一位同学这样感叹道,“我们这些学习翻译的,看上去只是作为跨国家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一个信使,但是其实我们平时所需要了解和积累的的往往正是国家最为核心、最为前沿的内容,比如科技。身为译员,我们只有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另一位同学还不忘分享自己从网上得到的一些消息,“我看周建平总设计师说,交会对接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航天技术难题。在国外,出现了多次的故障或失败。我们这次成功对接真是不容易啊。”
的确,这次对接再次证明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让人不禁感叹祖国在科技界惊人的腾飞速度。当然,如此快速的科技发展依靠的是人才。据人民网前方记者了解,这次负责对接的北京飞控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岁。 如此年轻化的科研团队体现出中国新一代科技人的高素质和高水平。而相比于北外其他院系,我们伟德国际victor1946也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院,成立于1994年,前身是1979年设立的联合国译员训练部(班)。在过去这些年里,我们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但却十分优秀的专业翻译人才。一位同学说,“在我们国家,现在无论是政府干部还是各行各业的领军者都越来越年轻化。他们不仅没有老一辈曾经担心的浮躁,反而更为踏实、好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犯点小错在所难免,等到了一定年纪自然就会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不能因为自己年轻,经验不足,就为自己的不努力或者粗心犯错而找借口。试想想这些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比我们大不了很多岁,如果他们跟我们的心态一样的话,认为犯错误无所谓,那我们还能成功对接吗?”正说着,他的舍友一边点头表示同意,一边补充道,“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高翻的很多学长学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无论从专业素质还是职业修养来看,都不逊色于一些资深翻译。正是因为他们的高素质,我们高翻才能在社会上享有广泛的声誉。我们得加把劲呀。”
是的,大到能给全中国带来民族自豪感的“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小到高翻同学顺利克服的一个口译障碍,这些都是需要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勤奋。无论我们在哪一个领域,无论我们迈出的这一步对于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都要记住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